不可发布违法信息,一旦发现永久封号,欢迎向我们举报!
百科|常识分享
分享各种百科|日常
15常识网 >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> 综合信息 > 服装 >  平湖服装城外贸原单装批发市场


平湖服装城外贸原单装批发市场

发布时间:2023-04-22 22:23:29  来源:网络整理  浏览:   【】【】【

平湖外贸服装批发市场


目前,冬季强烈,寒意沉重,羽绒服成为了大家御寒的必备装备之一。你可能没有想到,中国超过一半的羽绒服都产自一个不太冷的地方——浙江平湖。这座只有70万人口的江南小城,羽绒服年出货量超1.5亿件,年销售规模约300亿元,代表着一个“无中生有”的服装传奇。


开辟新赛道,打入大市场


每年冬天,在浙江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摆了20年摊的老徐,每周都要开车去嘉兴平湖市一个半小时扫货。在这里,他总能以远低于商场的批发价买到心仪款式的羽绒服。


如今,平湖靠着羽绒服这一单品,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客商,不远千里,挑选性价比最高的货源。聚集在这里的2000多家羽绒服商家,大部分都有自己的R&D生产线。旺季高峰期,平湖市场每天发出120多万件羽绒服。


上世纪80年代,嘉兴平湖市凭借靠近上海、杭州的区位优势,拥有了第一批服装加工厂,并逐渐形成集群效应。其间国内外品牌服装相继上涨,平湖服装订单偏软。


“当时,老板们加快投资建厂,更新工厂设备,扩大工人数量。行业前端的面条、辅料等原料供应继续向这里聚集。平湖慢慢建立了产能优势,在家门口配备了专业的散装服装批发市场。”平湖中国服装城常务副总经理吴学全说,“商家在服装城看好款式,大部分都在平湖完成了生产设施。很多摊位也有自己的合作厂家。”


20年来,平湖逐渐铺设了“天下一百件衣服,平湖一件”的供应链。


然而,在快速发展的背后,转包的路径瓶颈开始显现。在国际外部环境变化、人工成本增加、服装原材料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下,平湖服装企业开始失去订单。直到2014年,服装城档口的羽绒服卖得不错,为市场发展困境打开了一个口子。商家发现,相比其他服装,羽绒服更受各国商家青睐,性价比更高。


因此,在当地政府、资本等因素的结合下,平湖上千家厂商决定整合生产线,利用之前积累的技术和渠道优势,单点切入羽绒服高附加值的赛道,充分发挥集群效应,全面形成以羽绒服为特色的产业集群。


如今,平湖拥有全国最大的单品羽绒服装专业市场,不仅承包了全国50%的羽绒服装,还进入了世界专业市场前100名。在平湖,大部分人从事与羽绒服相关的行业。细分专业市场直接就业近万人,生产、流通、设计等行业带动就业10万人。随着订单的逐年增加,每年光市场的物流成本就达到10亿元以上。


“现在重新审视平湖的选择,会发现这不仅是平湖产业升级的过程,也是区域产业链重组的缩影。抛弃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,占领门槛更高的细分行业,是大势所趋。”吴学全说。


用原创设计驱动“源头好货”


对于平湖来说,掌握一手货源的规模优势,确立供应链市场的“霸主”地位,只是举手之劳。在智能化提速的产业进程下,品牌创新、设计能力和全球化布局是平湖羽绒服企业赖以生存的王牌。


和用户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平湖创业者张皓然,早就明白“风格”和“原创”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性。“过去,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衰落。平湖的每一家羽绒服生产企业都越来越重视设计和品牌的重要性。”结合目前羽绒服的销售情况,他应该会配合消费趋势,进行大量的重新设计。


“如果企业只做代加工,一件羽绒服最多只能赚20元。现在人工贵,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亏损的。”张皓然告诉记者,“如果我们生产自己品牌的原装羽绒服,一件可以赚80元到100元,利润翻了一倍。”

以前平湖的服装厂比较产能和规模,现在大家都喜欢比较款式和风格,谁的羽绒服更适合市场的审美。既要保暖舒适,又要好看,还要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。市场上的消费者也在逼迫工厂提高“设计审美”。


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,原创设计制造基地,一直是平湖羽绒服厂家对自己的定位。脱离了最原始生产阶段的厂商和野心勃勃的商家,都想站在“时尚高地”,让更年轻的消费者认识自己。因此,平湖羽绒服市场每年都会涌现出数万种“新款式”。为配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,2019年以来,“平湖中国服装城”陆续出台了《市场产品质量提升措施》和《款式登记制度》。商家注册自己的R&D和设计款式后,服装城会对款式进行保护,严格杜绝随意抄袭、模高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。


有了当初的自信,本土羽绒服品牌开始放眼海外。几年前,来自嘉兴的邱家伟创作的“Orolay”羽绒服进入亚马逊平台服装畅销榜,甚至成为女式羽绒服的销售冠军,受到美国消费者的热捧。


在邱家伟看来,真正的爆款或多或少是在时代背景下迎合大众口味的设计。亲民的价格和温暖时尚的功能为“Orolay”的流行奠定了基础。“在纽约不知道‘Orolay’,在中国就不知道波司登。”一位来自纽约的留学生曾这样评价“Orolay”。


秉承这一理念,邱家伟的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额每年平均以300%至400%的速度增长。因为去掉了中间环节和大品牌的附加值,邱家伟实现了“廉价奢侈品”的梦想。


多重压力下逆势突破


“近年来服装行业增速明显放缓,但平湖服装城作为一级批发市场和羽绒服供应基地,行业发展趋势总体可控。随着天气变冷,预计本月仍会有一波销售高潮。

吴学全认为,平湖羽绒服行业保持韧劲的关键在于当地加工制造业的优势,以及平湖企业这些年来一直在变轨,在产业链深处寻找机会,同时抓住国内电商的发展红利将平湖羽绒服“搬到”互联网上。


现在平湖最忙的服装地摊店不是老板,而是模特。伴随着不断的喊叫声,模特们会迅速更换服装,展示当季新款。线下经销商、电商店主、MCN机构以及主播团队的供应链人员都会在这里选品、拿样、下单。


“宝贝们,这件羽绒服是我们今年的新款,保暖功能升级了……”今年冬天,平湖羽绒服再次成为Tik Tok、拼多多等平台的热词。“双12”期间,主播们在Tik Tok电商直播基地忙着带货直播,基地里有100多个直播间。服装城的成功带动了周边直播基地的崛起。


羽绒服通常需要提前几个月生产,12月是羽绒服销售旺季。但是工人一般从9月份就开始忙,不提前备货就受不了电商的催货。“这需要一个庞大的供应链来支撑。


依托国内强大的制造业基础,面对市场需求,包括于闯服装在内的许多企业快速反应,在降低库存风险的同时准备好所有商品。面向世界的新兴企业,兼具生产力优势和互联网思维,无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。


“在全球市场,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和终端被国外品牌主导和垄断。在发达市场推广中国的品牌确实很难。”钱强说,如今,这些大品牌客单价低、需求匹配、小批量生产、快速迭代升级的短板,恰恰成为平湖本土新兴羽绒服企业的竞争优势,体现了跨境电商产业赋能“中国制造”的精彩一面。

热门阅读排行
© 15常识网